面對賴總統信誓旦旦的要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外界好奇在政府財政已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健保快要破產,開闢新的稅捐恐引發民怨的環境下,該怎麼為自己解套,逢甲大學教授吳朝欽今(8)日從稅收的角度投書媒體,直言是政府自己害自己,因為早可依法上市的加熱菸,一年多來還停在健康風險評估階段。不法的販賣業者看到加熱菸的商機,以走私進口加熱菸謀利,導致近百億元稅收損失,也讓政府成了坐在黃金堆上的乞丐,明明有錢卻還四處乞討。
吳朝欽的投書直言,在財政學上,稅捐是公共收入的主要手段,課徵稅捐就是為滿足國家的財政需求。要達成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的特定政策目標,需要有穩定可觀的財源,必須從稅捐著手;而菸捐菸稅進入政府預算,取之於菸害、用之於健康與福利,正符合稅捐制度首重的「公平」與「效率」。
目前癌症已位居國人死因的第一位,政府希望在2030年讓台灣癌症死亡減少三分之一,此目標的經費從何而來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夠讓加熱菸在通盤的檢討之下,盡速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將加熱菸課徵的菸捐菸稅用以支應健保長照經費,則能有效解決防治癌症的基金籌措難題。
因為加熱菸的走私,導致了相關稅收的流失,當菸稅菸捐的用途除了用於原來的全民健康保險安全準備外,還用於癌症防治、醫療資源缺乏區域、經濟困難者、罕見疾病與弱勢族群的健康照顧等用途時,如果少了加熱菸的稅收,勢必衝擊到經濟較弱勢者,讓補助經濟弱勢的資源減少,進而造成整個社會所得分配更加的不均;課徵菸捐菸稅能減少這些問題,支應健保長照經費,有效解決防治癌症百億基金籌措難題,這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此外,台灣目前擬議加熱菸的課稅方式大致與傳統紙菸相同,這符合租稅的效率原則。但就租稅公平而言,加熱菸卻因為健康風險評估停在審查階段,造成非法業者走私加熱菸,除了讓水貨商獲取暴利,也導致菸捐菸稅的稅收損失嚴重。值此之際,政府需要在癌症基金的財源籌措與加熱菸走私讓水貨商獲取暴利兩者之間盡快做出抉擇。筆者建議政府為了降低人民對加熱菸上市的健康疑慮,可以承諾未來將會視情況做滾動式檢討,讓目前遲遲未決的加熱菸加速審查進度。
圖片來源:取自行政院網頁
本來依照國健署第五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包含癌症衛教、癌症篩檢等項目到2025年所需經費約76億元,但預估菸捐僅能支付44億元,等到了2030年甚至更需高達96.7億元的預算。而如今行政院雖然拍板114年將增加40億癌症篩檢預算,使總體經費來到68億,但菸捐能提供的收入卻可能未達30億,而且還需另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於全民健康保險基金,指定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期望逐步達到百億規模,同樣也勢必再削減其他公務支出,更別提醫護所關注的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政策尚需龐大經費都仍無著落。由此觀之,如果放任指定菸品的水貨走私充斥市面,自斷財源不予課稅,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的願景恐無實現之日。
The post 癌症基金哪裡來?學者:政府別坐在黃金堆上當乞丐 appeared first on 民生電子報.